潘先生钓鱼时心脏骤停,医护人员及时施救
“回来了,回来了,心跳回来了!”
本报讯(见习记者辛雨咛 通讯员李梦婕 朱晓旭/文 通讯员陈忠丽/图)10月13日上午,56岁的潘先生和往常一样,带着装备兴致勃勃地出门钓鱼。到河边后,潘先生突然心脏骤停,失去意识。一旁的钓友发现这一情况,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了急救措施。
当天上午9时35分,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载着潘先生的救护车到达后,急诊科主任张妙增医生和护士陈忠丽第一时间对其施救。接诊时,他们发现潘先生神志已丧失,心电监护提示心搏停止,于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回来了,回来了,心跳回来了!”护士高兴地说。
经过了惊心动魄的5分钟,潘先生终于恢复了心跳。正准备送入ICU病房时,潘先生再次出现室颤心律,情况不容乐观。在此危急时刻,张妙增主任下达指令:“持续心肺复苏!准备除颤!”整个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的心再次悬了起来。终于,在9时56分,潘先生经过医务人员的抢救,恢复了自主心跳,并能借助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此时情况还是很危险,心跳停止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再次出现。
10时15分,潘先生被转入ICU继续治疗,经急诊、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科会诊,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10月14日,在ICU医护人员24小时的奋力救治下,潘先生逐渐清醒并恢复了意识。
日前,潘先生已治愈出院,“又满血复活了!万分感谢四院的医务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潘先生说。
“面对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时必须迅速有效、争分夺秒,否则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从事急诊工作14年的张妙增说,“像潘先生这种抢救前无心跳、呼吸的病例,最后能够抢救成功,实属不易,钓友的及时施救和我们科室其他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都非常重要。”此外,张妙增补充说,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给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身体各个器官的损害,建议人人都学会心肺复苏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