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健康企业”建设温岭模式
我市35家“健康企业”积极申报创建
本报讯(记者朱丹君 通讯员陈爱君 滕广平)9月22日下午,市卫生健康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健康企业”建设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有关情况。
健康企业建设事关每一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是健康浙江、健康温岭建设的“细胞”工程,是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市成功创建健康企业4家,积极申报创建“健康企业”35家,被评为“职业健康达人”10人。今年,我市40家重点行业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正在开展现场采样和噪声检测,6家监测点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正在开展评估。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健康企业”建设温岭模式,首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责任制,引导企业与第三方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发挥第三方专家作用,为签约企业提供制度制定、标准研判、员工培训等专业技术支撑,不断提升企业健康建设水平。同时,以创成清单、整改清单、培育清单“三张清单”为抓手,推进健康企业梯度式培育,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
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市卫生健康局推行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估分类监管,应用“职业健康在线”系统对已申报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卫生管理自查、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分级。
今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依法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制度,对2家初次发生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轻微且及时改正的用人单位实施“首违不罚”,开出不予处罚决定书,实行柔性执法。对粉尘、噪声、化学毒物等严重职业危害企业,进行重点监管、严厉惩处。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进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和重点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评估。今年计划完成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110名以上,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40家次、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6家次。同时,积极开展呼吸科就诊人群尘肺病筛查。2021年,共完成1165名就诊者尘肺病筛查,并在城东街道和新河镇各设立尘肺病康复站,全面提升尘肺病康复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