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机器人焊接设备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我市举行
选拔焊接人才 推动效率提升
本报讯(记者蒋静豪)9月6日至9月7日,由浙江省总工会举办,台州市总工会、温岭市总工会承办的浙江省机器人焊接设备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在我市举行。此次比赛共有来自杭州、宁波、湖州、台州等地的15名选手参加。
比赛由理论考试、点焊工件和机器人焊接实操三部分组成。实操部分在浙江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内举行,参赛选手先将拿到的工件进行点焊,点焊完成后,通过调节参数,设置机器人的焊接轨迹。参数的调节是比赛过程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一般需要两到三个小时才能完成。选手们戴上头戴式照明灯,时而下蹲、时而抬头,一边比划着工件的焊接位置,一边操作着手中的控制面板,反复调试运动轨迹、焊接参数和焊枪姿态,力求焊出一条条完美的焊缝。在参数设置完成后,机器人会按照设定好的运动轨迹进行焊接。
“这次比赛,我们根据试件的外观、焊缝的内部质量、试件的水压测试等来评判。”本次大赛的裁判长陈立虎介绍,整个试件有8条焊缝,包括对接焊缝、角焊缝、管板焊缝等,选手技能水平的体现还是比较全面的。
焊缝的美观度直接影响整个工件的外观,以及它的密封性。在焊接过程中,选手们通过控制电压、电流、焊接角度、焊接工艺等来达到产品的完整性。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焊枪和试件的位置,确保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来自湖州队的褚雄频对自己的成品较为满意。“最困难的地方还是在前期的机器人参数设置部分,由于对参数设置不太熟悉,导致时间花费较多。”褚雄频说。他表示,今后将学习更多的焊接工艺,努力做到焊接的“天衣无缝”。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工人非常紧缺,我们对机器人焊接设备操作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重复性强的工作,我们可以通过机器人焊接设备来完成,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陈立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