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日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聚焦

8年1800多家门店

古茗怎样缔造奶茶王国?

  在温岭的大街小巷,“古茗”奶茶店很常见,也许很多人都喝过他家的奶茶,但肯定不知道,这家奶茶店的老板就来自大溪。而且他只花了8年时间,就在全国各地开了1800多家门店。

  一家奶茶店为何能发展这么快?古茗的创始人王云安来到论坛现场,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

  王云安生于1986年,但大家都习惯叫他“老王”。他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学的是材料科学专业。但对于这个专业,他好像并不感冒。

  可能温岭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创业的基因,大学里,老王靠卖收音机,攒下30多万元的创业资本。“我最难忘的是大学时赚了6000元,和合伙人在宿舍里你100元我100元分钱,对面坐着的就是曾经不看好我们生意的室友。”老王说,这让他有点嘚瑟。

  大学毕业后,老王回到大溪,寻找创业机会。在考察过后,他和合伙人开了第一家古茗奶茶店。30平方米的店面,和普通奶茶店无异。没有配方,老王就靠自己的味觉一杯杯开发新品类。一次尝个100毫升,一天尝几十次,他的胃每天都被奶茶撑满了。

  但老王喜欢这样的状态。“每个人成功的原因都不一样,我的第一驱动力是兴趣。我喜欢每天到处奔波,喜欢每天和同事讨论,熬夜熬到凌晨三四时,虽然累,但是收获很多。”他说,对创业者来说,努力和吃苦根本不值得一提。

  让老王无奈的是,第一年,古茗处于亏损状态。古茗的第一家加盟店,还是他想尽办法留下来的,光店面就找了2个月,装修几乎由他包办。“这个加盟商觉得我很靠谱,到处帮我推荐。早期的加盟商就是靠着这样的口口相传吸引过来的。”

  在老王看来,古茗能够度过瓶颈期,靠的是以诚为本。“比如说,我们的杯子是按重量算的。有人就给我提了个建议,说一个杯子9克,但8.8克和9克在手感上并不会有大区别,我们可以用8.8克,成本会省很多。但如果今天用了8.8克,明天就可能用8.6克、8.4克,底线会一步一步倒退,不能这样,所以我拒绝了这个提议。”在包装袋的选择上,他也决不允许偷工减料。“早期和一些塑料生产企业合作过,我们谈好4.5角一个,我可以再加2分,只要他们不偷工减料。偷工减料只要发现一次,就不会和他们合作了。但后来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事,所以我拒绝再和他们合作。”

  “古茗之所以能够走到现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断创新。”老王对创新的理解就是变化,“有很多人会把一线城市的经验直接借鉴过来,但因为市场不同,这种借鉴有时反而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真正的创新应该根据实际市场的变化去变化,迎合市场的未来以及当下的发展。只要企业在变化,就不会‘阵亡’。而且,不要怕失败,想到什么就去尝试,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这个想法正不正确,值不值得推广。”

  老王拿古茗的一款经典产品来佐证了他的这番话。“一杯柠檬茶,我花了5年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柠檬,越南、泰国、缅甸……不同产区一个一个去试。如今,我对柠檬熟悉到一喝就能知道这个柠檬来自哪里,品质如何。只有这样不断尝试,不断突破,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口味。”

评分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 ©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温岭新闻网 | 虎山论坛
温岭日报 聚焦 a0002 古茗怎样缔造奶茶王国? 2018-12-03 温岭日报2018-12-0300008 2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